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方城县温顺石业有限公司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地理位置 | 方城县四里店乡老景庄村石材工业区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联系人 | 张东晨 | ||
项目名称 | 方城县温顺石业有限公司职业卫生定期检测 | ||||
项目简介 | 方城县温顺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23日,注册地位于方城县四里店乡老景庄村石材工业区,法定代表人为姚宗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1322MA44HHA35A。经营范围包括花岗岩石材加工、销售。 | ||||
项目负责人 | 杨建伟 | ||||
现场调查人 | 杨建伟 | 调查时间 | 2022.7.6 | 陪同人 | 张东晨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徐冠南、陈著明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22.7.18 | 陪同人 | 张东晨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用人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噪声、高温。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1 本次检测与评价,根据该单位提供的生产原料、工艺、设备等为依据,检测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 规定的接触限值。 2.本次检测,该用人单位大切工、切边工接触8h等效声级强度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 规定的接触限值,其余岗位接触8h等效声级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 规定的接触限值。 3.本次检测,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喷砂工接触高温强度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 规定的接触限值。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现场调查检测照片 |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1职业健康监护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要求,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到具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对体检结果有职业禁忌症的和疑似职业病的要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处理。同时对新录用工人进行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对离岗人员进行离岗体检。同时建立、健全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从检测结果来看,受粉尘危害相对较为严重的工种有大切工、磨光工和喷砂工,应为着重关注和保护的作业工种。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相关部门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积极宣传防尘知识,对长期接触粉尘的作业工人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粉尘对作业工人造成的危害,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工人健康。 从检测结果看,该公司大部分生产设备噪声都较大,建议在噪声强度较大的工作场所采用吸声的材料作为工段的屋顶、内壁,以降低工段内噪声。对于长期处于噪声环境的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必须佩戴防噪声耳塞,避免加班或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合理安排工间休息。这些工作岗位长时间在该工作环境下工作必然造成听力损害,因此,这类工作岗位的操作工应当定期调整工作岗位。如果公司有能力改进工序的生产工艺,或者采取其他的新工艺能够减轻或防止职业病危害、改善工作环境,应当积极改进。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 粉尘作业人员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检项目:后前位 X射线高千伏胸片或数字化摄影胸片(DR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2.选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 ALT。 3. 健康检查周期 a)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2年1次;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1年1次; b) X射线胸片表现为观察对象者每年1次,连续观察5年,若5年内不能确诊为矽肺患者,按(a)执行; c) 矽肺患者原则每年检查1次,或根据病情随时检查。 噪声作业人员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检项目: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心电图; 2.选检项目:纯音骨导听阈测试、声导抗、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反应测听。 注:听力测试应在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48h后进行。 3.下列情况需进行听力复查: a) 初测纯音听力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者; b) 听力损失以高频为主,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25dB者,听力损失可能与噪声接触有关时; c) 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40dB者,怀疑听力损失中耳疾患所致; d) 听力损失曲线为水平样或近似直线者。 4. 健康检查周期: a) 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5dB,1年1次; b) 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0dB,<85dB,2年1次。 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润滑工作,减少机器运转时产生的噪声。 做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转,并做好记录。 3.个人防护用品 为作业人员提供KN95级别以上的防尘口罩,SNR值大于25dB的防噪声耳塞,并加强个体防护用品的佩戴管理,督促教育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更换。 4. 应急救援 应注意火烧机旁的高温和夏季高温防护,在炎热的夏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制定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配备急救箱,放置在作业人员易于取用的场所。在炎热的夏季为员工提供防暑降温饮品和药品。降低热高温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高温中暑的发生。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建议用人单位收到本报告后并对接触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后,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并接受有关部门审核和检查。 | ||||
技术审核专家组审核意见 | / |